信息公开网
首页 公开目录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学科 对外交流与合作 其他信息
就业政策及服务
就业政策及服务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 > 就业政策及服务
陕西师范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与成效
作者:[]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15] 阅读次数:[]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就业中心和各培养单位积极作为,顺利完成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一)强化领导抓落实,压实培养单位工作责任

面对疫情的常态化,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全体校领导按照分工原则进一步加大所联系培养单位的督促力度,切实压实各培养单位的就业工作责任,落实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就业攻坚阶段,王永安副书记带队走访6个培养单位,督促培养单位进一步加大力度,为提高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及质量做出更大努力。在就业关键时期,就业中心启动“就业进展周报”、“就业通报”、“联系帮扶学院”等工作机制,定期面向全校通报各培养单位的就业进展,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分片包干指导培养单位开展工作。

挖潜创新拓岗位,支持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一方面,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依托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与智联招聘、易校招、伯乐校招网等社会招聘机构合作,按照每周举办一场招聘会的频率举办网上双选会,累计举办网上大型招聘会7场,参会的招聘单位1929家,提供岗位83031个;网上专场宣讲会51场,提供岗位7203个;全年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845场,提供岗位49759个;举办冬季大型招聘会、春季大型招聘会各一场,提供岗位44449个;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学院合作,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博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电子元件与材料学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各一场,提供岗位2562个。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扩大了部分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今年,我们第二学位就业42,征兵入伍就业3人,科研助理就业47人,西部计划就业3

突出精准抓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中心与各学院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概论》《研究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针对学生就业的个性化要求,开展了“近在‘职’尺”系列精准培训活动,举办“公务员(选调生)考试培训班”“高校管理干部(辅导员)精准指导培训班”“高端企业求职培训班”“国际组织实习就业培训班”;联合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举办“第八届公职精英挑战赛”,联合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举办“第八届我的求职故事征文大赛”;联合外国语学院举办第四届“职遇·启行大学生生涯体验周”活动;联合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举办第五届“职遇·圆梦大学生求职体验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力提升毕业生在具体求职方向上的竞争力。

完善机制兜底线,促进困难群体尽早就业

按照“情感上贴近,经济上资助”的原则,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校领导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学院领导班子包干负责“一对一”帮扶制度,做到困难毕业生就业有人管、有人指导、有人操心。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的经济资助力度学校为544名经济困难毕业生申请陕西省“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54.4万元;就业中心、学工部、研工部从业务费中拿出专项经费13.54万元用于支持171名困难毕业生就业。同时,通过少数民族专场招聘会、精准培训、求职直通车等活动,打造有温度的帮扶行动。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就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充分好评。2020年8月,王永安副书记带队赴教育部汇报学校2020年就业工作,受到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同志的高度肯定;2020年9月,游旭群校长应邀参加教育部就业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就业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兄弟院校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5月,李忠军书记成功当选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育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兼任教育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华中、西北、西南工作组组长。

2020年11月,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2021年6月,就业中心申报“Star未来”洪超工作室获批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由我校牵头成立的陕西省师范类高校就业联盟,带队25所师范类高校赴新疆、西藏开拓市场,对接国家战略需要,相关工作陕西省教育厅2次在教育部做了经验介绍,并在今年5月基层就业座谈会上作为唯一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向孙春兰总理做了专题汇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