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2024-2025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及《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陕西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结合2024-2025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本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信息公开评议及监督情况、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等。报告数据统计时间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陕西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联系(电话:029-85310009;邮箱:xxk@snnu.edu.cn)。
一、情况概述
2024-2025 学年,学校全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引领,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将信息公开作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持续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本学年,学校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以提升信息公开质量为关键,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学校持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校长办公室牵头协调、校内单位各负其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检查“四维一体”的信息公开工作体系。不断优化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压实信息公开主体责任,细化各级单位信息公开岗位职责清单,实现 “职责到岗、任务到人”。严格执行校内各单位初步核查、信息公开机制复核与保密审查 “三级审核” 制度,切实防范泄密风险。
(二)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对照《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50条》,结合学校实际,动态调整并充实信息公开目录内容,确保清单事项全面覆盖、内容准确、公开及时。进一步细化公开标准,明确各类信息的公开范围、呈现形式和时限要求,提升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严格区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事项,做到主动公开内容分类细化、依申请公开及时响应、不予公开依法告知。
(三)拓宽公开渠道,提升服务效能
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主阵地建设,优化升级学校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网及各二级单位网站的功能与内容,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与准确性。充分发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及时推送学校重大新闻、重要通知及师生关切信息。依托校内协同办公系统(OA)、电子公告栏、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介,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多层次覆盖、立体化呈现”的信息公开网络。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座谈会、书记校长信箱、校务反馈平台、面访接访等渠道,及时了解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落实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切实发挥信息公开在校园民主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公开内容
学校聚焦社会及师生普遍关切的重要领域,推动信息适时公开,不断扩大重要信息公开范围,提升服务管理意识。着力加大招生就业、财务资产、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设备采购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通过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明确公开时限,确保关键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持续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效能与外部形象。
二、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整体情况
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学校通过多渠道、立体化方式主动公开各类信息,实现 “重大事项全覆盖、日常信息无遗漏”。其中,学校抖音官方平台发布信息83条、视频号发布信息33条。中文主页编发新闻927篇、新闻网编发新闻1099篇,《陕西师大报》出版19期。官方微信发布推送240条,官方微博发布博文4607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频道、央视新闻、人民网等中省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195篇(条),全方位、立体化地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阳光招生”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不断完善招生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本科生招生方面,全面公开招生章程、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及录取结果、高考招生录取结果、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招生咨询与申诉渠道等内容。通过组织校园开放日、线上咨询会、优秀学子回访母校等活动,开通云招生热线,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研究生招生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及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政策,做到招考全过程信息公开。主要依托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生简章、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调剂信息、复试分数线、复试考生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信息,自觉接受考生与社会监督。
2.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将其作为规范财务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按时公开预决算信息,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公开2025年度部门预算和2024年度部门决算,全面反映学校收支情况、财政拨款情况及重点项目支出等。二是细化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公开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规定、受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情况等信息,对重大建设项目、大型设备采购等事项及时公开决策程序与实施进展。三是规范采购和招投标信息公开,通过学校采购网等平台发布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服务工程等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与中标结果。四是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学校网站、招生简章、入学须知、收费现场公示等渠道,公开学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等项目的标准、依据和投诉方式,保障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3.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人事与干部信息公开。干部选任方面,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及时公布干部选任通知、任职公示、任免文件等信息,全程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人事管理方面,一是公开人员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官网、人力资源部网站等平台,发布招聘计划、公告、考试通知、拟聘人员公示等,实现招聘过程全公开;二是公开职称评审信息,及时发布评审通知、标准及结果,保障教职工知情权与参与权;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师资数量、结构、发展规划等信息。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监督。
4.教学质量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信息公开。一是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按时公开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保障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二是公开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通过信息公开网等渠道公布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比、教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比例等核心教学数据,客观反映教学运行状况;三是加强学生发展信息公开,定期发布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统计数据,为考生择校和社会了解学校提供参考;四是推动教学过程信息公开,鼓励各学院公开课程大纲、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信息,促进教学过程规范透明。
5.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公开情况
通过学生手册、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全面介绍学籍管理、奖惩规定、宿舍管理、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知规守纪。在学生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坚持校内公示和重要信息及时发布制度,通过信息公开网、学工部网站公布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相关管理办法,各学院网站公示评选结果,确保奖助工作公平公正。畅通学生诉求渠道,公开申诉处理办法和受理机构,及时处理学生反馈的问题与建议。
6.其他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效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学校稳定。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调查和处理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说明通报。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本学年学校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未发生因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费用的情况。
四、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本学年未发生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或诉讼的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平台资源整合优化力度不足,不同平台间信息同步与一致性有待加强;
二是信息公开内容的呈现形式可进一步贴近师生阅读习惯,通俗性和可读性有待提升;
三是对信息公开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尚不完善。
(二)改进措施
一是优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互通。推进信息公开专网与学校主站、各二级单位网站的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与功能联动,打通“信息壁垒”;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信息检索功能,提升师生获取信息的便捷度;建立平台信息同步审核机制,确保同一信息在不同渠道的一致性。
二是创新呈现形式,提升解读效果。鼓励采用信息图表、政策图解、短视频、直播解读等直观易懂的形式公开信息;加强对政策性文件的“打包解读”,通过“文件+解读+案例” 模式帮助师生准确理解政策内涵;针对老年教职工、新生等群体,推出“定制化信息包”,适配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
三是健全评估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构建“评估—反馈 —改进—再评估”的闭环机制,建立涵盖“公开及时性、内容完整性、形式适配性、师生满意度”的量化评估体系;通过线上问卷调研、线下座谈会、师生代表访谈等方式,每学期收集一次信息公开工作意见建议;设立“信息公开需求留言板”,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动态优化公开内容与形式。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七、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详见附件。
陕西师范大学
2025年10月29日